这个春节假期,乌镇酱鸭博物馆人气很旺,从博物馆内酱鸭的销售情况便可见一斑。春节期间,乌镇酱鸭博物馆平均每天卖出酱鸭5000只,量多的那几天甚至每天达到了1万多只。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寿涛涛告诉记者,博物馆自去年10月开业至今,共计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,日均销售三珍斋酱鸭5000只,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。博物馆的设立,进一步扩大了“三珍斋”品牌的知名度,也让古老的江南饮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。
桐乡人都知道,三珍斋最负盛名的便是它的酱鸭,乌镇酱鸭博物馆便是由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。三珍斋品牌始创于清道光年间,距今160余年,诞生于乌镇。清朝道光年间,有一位姓许的名厨,在乌镇应家桥北堍开了一家前店后坊的小店,名“许官酱鸡店”,用独特的配料和工艺烧制卤味,所售酱鸡被称为“许鸡”。因口味独特,一时间深受老百姓喜爱。此后,老板将店号改名为了“三珍斋”,意指店内有三大珍贵的卤味。从此,三珍斋的店名开始流传开来。不过也有后人解释说,三珍斋的“三珍”其实并非指卤味产品,而是指三珍斋卤味独创的“三煮三晾”工艺。
寿涛涛介绍,三珍斋的卤味之所以好吃在于它的食材、配比和火候。三珍斋卤制品选料考究,加工时整体烧制,原汁浸烧,三次出汤,再放入上等酱油、黄酒、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,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,方告完成。在外人看起来,程序并不复杂,但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。其中,因食材的老嫩、大小程度不尽相同,火候和时间极为重要,掌握必须十分准确,这就非有三珍斋独门的烹制方法和多年的烧制经验不可了。如今的三珍斋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加工,既保证了传统技艺的充分发挥,又体现了现代技术对质量的严格控制,突破了传统加工中凭经验和感觉加料的陋习,采用按配方定量加料的精细操作法,从而更好地保证了三珍斋酱卤制品的优良品质。
酒香也怕巷子深,在飞速发展的时代,依靠传统的老路发展,三珍斋也日渐吃力了,实体的商超及卖场生意开始遭遇瓶颈。于是,从2008年开始,这个老牌子便开始触网,通过大力发展线上销售,提高了公司的销售额。三珍斋没有满足于这一进步,在工业旅游兴起的当下,紧紧抓住乌镇旅游快速发展这一机遇,投资建设了乌镇酱鸭博物馆。
这座博物馆古色古香,富有浓郁的江南气息。在这里,游客们可以了解到三珍斋一百多年来的发展脉络,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到三珍斋产品的原料选材、手工腌制、卤味烧制等传统工艺操作。在这里,酱鸭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除了酱鸭外,还有嘉兴粽子的现场制作和售卖,嘉兴粽子也是江南的名小吃,在这里看着老师傅们熟练地包裹粽子,也不失为一种乐趣。此外,在博物馆内,还有一些江南地区的老物件的展出,也十分有“味道”。
“我们要让博物馆成为外界了解三珍斋的一个平台,弘扬三珍斋卤味文化,振兴传统产业,使之成为文化、休闲、旅游的一个特色景点。”寿涛涛表示。 |